整理书架,找到几本书,做点读书笔记。
1. 邓小平时代,傅高义著
写好当代人物的传记很难,庸俗的作者会把人写成神,一生下来就有七彩祥云满室生辉。难写的另一个原因是邓的经济改革路线实际是在否定计划经济制度的基础上的改革,建国以来围绕计划经济制度所做的各种不遗余力的美化宣传早已深入人心,成为绑架改革的力量,任何试图改变经济制度的努力都可能被看成动摇国本。邓的三起三落主要还是对计划经济制度的态度问题。为什么要南巡?在帝都讲不是更方便?答案就在于当时的环境不允许——哪怕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也无可奈何。当时的中国没有一个人的影响力能超越他,但无数的微小的、无形的、隐藏于细节中的反对力量让邓也无可奈何。南巡实际上是对这种绑架力量的抗争。把这段历史写清楚,才能明白为什么鲁迅说,在中国搬张桌子都可能要流血。这是千百年改革者面临的现实。
答案在于还原真实。伟大的人物,不是不食人家烟火的理想主义,而是在现实面前的自知之明。他们会倾听,会妥协,会犯错,但最终会意识到现实比一厢情愿更重要,意识到现实世界和自己想象的样子有很大的不同。邓到日本访问,以恳求的语气邀请日资企业到华投资,并保证说,我们有粮食、矿产,能够保证你们投资安全。后人问邓对长征的感受,他说:跟着走。终其一生,邓都能面对现实的社会,真实的自己。傅高义不仅还原了一个伟大的人物,而且还原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2. 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译林出版社
1783年美国赢得独立战争,但并没有成为一个国家。13个松散的邦联很快就面临内外交困,于是成立统一的国家的呼声越来越响亮。既要一个团结统一的国家,又要避免王权的暴政,各界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两党制的种子也是在这个时期埋下的。各派为了争取舆论支持就通过各种出版物发表观点,后来有人把这些观点整理成书,就是美国政治学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文件《联邦党人文集》,也叫《联邦论》。议会的辩论毫不逊色于媒体,有心的麦迪逊把制宪会议过程中的辩论内容记录整理下来,成为记录美国宪法立法宗旨的十分宝贵的文献。《联邦论》和《辩论》是学习美国政治学、法学专业绕不开的内容。美国宪法第一版翻译成中文不到7000字,加上修正案不过一万多字,相当于一篇本科论文的长度。但在美国的政治学院,宪法是一学期的课程,在法学院起码要讲一年。好的法律是争论和妥协的产物,但年深日久后,讨论和妥协的原因往往被遗忘在历史中,人们只记得结果。随着时代发展,法律必然出现不适用当下的情况。如果法律不加修改,会阻碍社会进步,如果任意修改,会背离立法的初衷。解决这个矛盾就要回到当初立法时的辩论和妥协的场景,寻找立法的初衷。
宪法的初衷是限制政府的权力,所以把相当多的权力都保留在国会,也就是多数人手里。如果不加充分辩论,也许法律条文到此为止。辩论过程中,有人提出了对多数人暴政的担忧。结果就是在众议院之外成立参议院,人数较少,一州一人(后来改为2人),两院权力分置,互相制衡。多数人的正义好理解,多数人的暴政常被忽视。如果详细了解一下法国大革命以来的世界上大多数革命,作为革命者的多数人所制造的悲剧毫不逊色于作为被革命者的少数派。200多年后的今天回顾美国制度,两院虽然经常扯皮,但避免了很多严重的错误,更没有沦为橡皮图章,这可能就是当初充分辩论的好处。
3. 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商务印书馆
1933-1945年的国家社会主义德国,也就是纳粹德国,被一些人认为是强大光荣的时代。纳粹主义迎合了平凡人对伟大的渴望,最后毁灭了这些平凡人,纳粹主义的根本特征就是小人物变疯了。今天这样疯狂的小人物依然存在,甚至泛滥,平凡甚至平庸的他们以为自己在做一件伟大的事情,他们以为他们是主人,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最终他们不过是历史的炮灰。巴尔扎克说,这些没有思想的小人物被送到这个世界上来,似乎就是为了增加群众的数量。
平凡的人首先关心的是他的日常生活和他们看得到的事,如果一种制度能让他过得好一些,他们不去关心是怎样让他们好起来的,是通过掠夺、战争、迷信、暴力,还是正常的竞争,这些都与他们无关。平凡的人只想承担很有限的责任,如果强行让他们承担过多责任,可能会崩溃,所以很多人对应尽的社会责任采取逃避态度。他们“自由地”活着。平凡的人成为战争和种族屠杀的支持者、受益者,他们甚至认为自己不仅是自由的,而且是无辜的。
一个老实人会做坏事吗?一位纳粹德国时期的小人物接受访谈时说:犹太大屠杀当然是不对的,那是犯罪。但如果我是犹太人,我会选择自我了断。这样的小人物今天随处可见。
Hitler为什么能赢得那么多支持?平凡的人需要英雄式的人物,开动宣传机器打造一个完美领导者的人设,让平凡人尝到甜头,哪怕这种甜头是屠杀千百万犹太人换来的,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完美的领导者人设+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就足以让平凡的人表现出狂热和忠诚。但英雄人物是不能失败不能犯错的,否则一切土崩瓦解。这就是Hitler宁可自杀也不会投降的原因。
4.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吴晓波
两千多年的经济变革,主要围绕四个问题,两对矛盾展开: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有产者和无产者的关系。国内研究很少有思维模型的,吴晓波这本身就用了,比较难得。
5. 世界秩序,基辛格
“从来就不存在全球性的世界秩序,当今的所谓秩序源于400多年前在德国威斯特伐利亚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和很多大人物写的书一样,这也是一本有思维模型的书。基辛格本人几乎就是一本活着的当代史,其人生阅历之丰富,当代没有人能比。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指出,俄国的对外政策就是不断扩张,只有在遇到国内矛盾时才会暂缓扩张的脚步,但用不了多久,扩张的节奏像潮水一样卷土重来。从彼得大帝到普京,时代在变,但俄国扩张的节奏却惊人地一致。只需读到这些文字,就知道这本书的含金量。
6. 乌合之众,勒庞
群体心理学最重要的著作,问世120多年,至今读来让人警醒。群体缺少推理能力,所以想象力就变得强大而非常活跃,甚至十分敏感。在现实社会中被人插队都不敢喊出来的人在网上却慷慨激昂,所向无敌。原以为是因为网络匿名让他们肆无忌惮,其实更加根本的原因是这类人是乌合之众,他们把自己想象得很强大,环顾四周发现这样的人很多,于是就真的以为自己很强大了。勒庞写道,简单的一个人,很小的一件事,都可能在他们头脑里变成栩栩如生的故事。以为缺少推理和思考,所以群体无所畏惧,觉得世界上所有事都是可能的,根本没有他们做不到的事情。事实已经证明了,只要采用适当的方式,给群体适当的影响,群体可以为了所谓的理想慷慨赴死。群体的情绪是狂暴而极端的。群体的同情心会以最快的速度变为崇拜,一旦群体厌恶了,这种崇拜就会立刻变为仇恨。这本书写于1895年,很大程度上是反思此前100多年前法国大革命的暴力和荒谬,但很多时候觉得说的就是当下社会。勒庞的另一本心理学书籍《自卑与超越》也非常经典,是个体心理学的必读书。
7. 教父,普佐
不想读英文的可忽略或者找中文译本。不知道是一部伟大的书成就了伟大的电影,还是一部伟大的电影成就了伟大的书。有人说教父是男人必看的电影,如此,这本书也是男人必读的书,让人读懂人性、人生。理想和现实,忠诚与背叛,正义与邪恶的权衡,是人生路上恒久的话题。老教父终其一生都希望家族融入主流社会,二代教父迈克为了洗白家族最后妻离子散,手足相残,那是一种怎样的纠结。斗狠、权术贯穿着这部作品,却不是它的主题,它的主题是人道和良知,无论Don还是Michael,既有黑手党领袖的决断,也有父子、亲友、朋友的情义,正是在两种人格之间的思考和选择,透露出人道和良知。可怕的是不加思考的善和不加思考的恶。英文原版文笔流畅,但俚语、生僻字比较多,如果能够不借助字典读懂,英文足以自由。中文版减色不少,只能作权宜。读这本书的好处是有非常好的电影作为印证。读过这本书后再看二代教父Michael的表演,真是形神兼备。
8. 里根与撒切尔夫人,兰登书屋
不想读英文的可略过。1980年代两位伟大的政治人物,也是两个契合的灵魂。两位人物共同开创了198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时代。那个时代,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被很多人成为最美好的时代。即便今天物质财富远胜1980年代,但基于自由、自我、开放的精神财富,仍然是1980年代留给后世的最宝贵财富。评价伟大人物,物质成就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他所奉行的理念,正如乔布斯的伟在于改变了人们使用手机和网络的方式。格林斯潘对里根的评价是:里根以后,共和党一直在寻找下一个里根。撒切尔夫人不仅改变了自己的保守党,也改变了工党。相对于教父的难读,本书英文要好懂得多。
9. 美国宪政历程,中国法制出版社
法律的灵魂在于在每个具体案例中对价值观的权衡,还不错的法律读物,其他不做评论。
10. 贸易改变世界,伯恩斯坦
角度非常独特的国际贸易史,叙事角度宏达,但都是非常详细的资料支撑。青铜器所需的铜矿和锡矿都不是中东的特产,最近的也要在千里之外的北欧。一艘3000多年前的腓尼基沉船上发现了铜矿和锡矿,而且二者的比例正好符合制做青铜的比例要求。这样的一段文字,把几千年人们贸易展示在眼前。比较遗憾的是海南出版社的译本质量不够好,仿佛机器翻译一般,建议选择其他版本。
11. 人,经济与国家, 罗斯巴德
经济学界很多奇葩观点都源于脱离实际,纸上谈兵被现实击得粉碎。学习经济理论如果没有理解奥地利学派,都可以认为没有完成学业。一个人即便不完全认可奥地利学派的理论,也要尊重他们对经济理论的独特视角。无论经济模型做得多漂亮,只要经济学仍然作为社会学科,那么奥地利学派的观点就是必不可少的理论素养,因为只有这个学派才把人作为社会变量而不是物理变量纳入分析体系。读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主要的收获是把理性人假设、均衡假设、宏观调控这些经典经济学认为天经地义的内容打上大大的问号,让经济学思考回归真实的世界。
12. 繁荣与衰退,格林斯潘
很好的美国经济发展史读物,好在它的叙事逻辑,流畅而清晰,把每个时代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说得通俗易懂。读历史类资料,最重要的是还原当时的历史背景。当我们觉得某个历史事件很奇怪,原因通常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不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假设我们身处同样的环境,我们可能做出相同的选择,甚至还不如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