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最早发表于2016年4月

住在和颐酒店的年轻女子险些被陌生男人掳走发生悲剧,万幸的是住在同一酒店的一位女人拉了一把,侥幸逃脱了悲剧。在这个过程中,保安视而不见,一位清洁工不痛不痒地劝了几句。酒店的态度更加奇葩,竟然用“非常遗憾”这样的表述,其处理公关危机的能力和态度着实令人非常遗憾。

谴责酒店工作人员似乎占据了道德制高点,但平心而论本人如果在场会不会伸出援手却不得而知。顾虑大致有三个:其一,国人设局骗钱的能力笑傲江湖,说不上又是一个局;其二,在没有铁证的前提下,当前的法律实践很难给主持公道的人主持公道;其三,家法大于国法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这两口子玩儿得这么嗨真是有个性。 

国人正义感的缺失让人诟病,甚至几十年后后辈看到父母、祖父母一代竟然如此窝囊、龌蹉,也会黯然惭愧。然而,一个人窝囊是个人素质问题,一代人窝囊就该反思很多。制度该反思,教育该反思,社会环境该反思,但比这些更基础的是价值观的反思。只说说正义和意思自由。

平等的正义

在中国,各种碰瓷手段层出不穷,设局的人固然十恶不赦,但这些人前仆后继冒着伤残风险碰瓷必然是受到了制度激励的,有时候看起来这种激励机制比年薪制还要有效。很遗憾,给他们勇气的恰恰是我们的法律:机动车撞人,即使行人全责,机动车也不能免责。这种看似公平的法律,其实有违公平。机动车的所有者和行人在财产权利上是平等的,但过于保护行人的法律打破了这种均衡,在民众素质还没有到自觉不做恶的阶段之前,各种碰瓷是经济上的合理选择(道德上当然很无耻)。 大面积正义感的缺失通常是不良的激励机制造成的。

交往中的意思自由

可能与很多人的直觉相反,性侵犯主要发生在熟人之间,在美国这一比例是71%,在中国是63%,这其中,大约有40%发生在女人熟悉的地方。对女人来说,认识的男人远比陌生男人危险,熟悉的环境并不能保证安全。

意思表达和意思理解的错误导致熟人间的伤害的重要原因。一些男人把女人的拒绝理解为冲锋的号角,结果可想而知。一些女人无论同意还是拒绝都用相同一套表情符号,也给伤害埋下了各种隐患。

成熟的社会环境下,人们能够正常表达真实意思,也能正确理解别人的意思表达。当一个弱女子求救的时候,正常的社会应该有人正常理解为真实意思,而不是想到做局、夫妻家事。人人自危,人人自保,终究让每个人的真实意思表达化为徒劳。

在一些发达国家的法律实践中,当事人的意思成为判断案件性质的重要依据,弱势一方的意思表达尤其重要。在很多案子里,弱势一方需要的只是事情已经发生的证据以及她自己并不想这样的意思表述。这样的价值取向固然有制造冤案的可能,但从表达意思自由的角度来看无疑是必要的。

男人当街打老婆,家长当街教训子女,这些事旁人该不该管呢?如果被人劝阻,十有八九会反问对方:干你什么事?!在中国,被问的一方碰到这样钉子十有八九就走开了,在美国,十有八九会被警察抓走并剥夺孩子监护权。这种差异并非完全因为正义感差别,更重要的是有丰富法律实践的支持。在美国打老婆、管孩子一般都悄悄在家里,被邻居发现可能就摊上事儿了。在国内,一些妇女、小孩儿被劫持,加害人经常以家庭纠纷为掩护的手段,正是利用了中国人观念上的漏洞。电影《刮痧》中,在美国居住的华人家庭因为给小孩子刮痧导致父亲被认定为虐待孩子剥夺监护权。中国人想表达的是,亲情大于法,没有什么比得了亲生父母监护,美国人想表达的是孩子的自由是第一位的,不称职的父母没有资格做监护人。

中国文化的优点是包容,但缺乏理性思维。观念的变化往往是悲剧换来的。意识到一件事合理就会以实际行动来接受,无需太多理由。相信会有那么一天,平等的正义、意思自由这些社会规则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