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不要再提

中美关系历史上好好坏坏。二战时期两国共同打击日本,史料和故事至今扔在流传。那时候有共同的敌人。建国后因为冷战阵营和主义的不同,双方关系冷到冰点。但冷战和主义并不是永恒的,尼克松访华时冷战和主义之争尚在,但东方阵营内部有了不同声音。利益再一次超越了主义。总设计师执政之初就决定访美,带回来19个工业项目和一个MBA项目,双方关系达到建国以来最好。建国近70年,国人思想之活跃首推1980年代,与这段历史有莫大关联。1989年众所周知的事件再一次将中美关系降到冰点,这一次主义超越了利益。克林顿其实是中国人的好基友,中美贸易关系最大的突破是他在任内实现的,永久最惠国待遇以及入世关键条款的突破,扫清了中国入世的最后障碍。克林顿政府的逻辑,把一个蒸蒸日上的贸易大国(和今天比起来,那时候的中国真算不上贸易大国)纳入世界多边贸易体系,尽管彼时中国还不是一个通常意义的市场经济国家,但将这样一个大国改造成符合世界通行规则的经济体,符合美国和世界的利益。双方签了议定书,中国做了入世承诺。这是中国入世承诺出台的重要背景。把不具备完全市场经济条件的经济体纳入世贸组织,是那个时代谈判者的智慧和贡献,对中国后来的发展有莫大的好处。这要比坚持中国彻底完成国际通行标准的市场化改革后再入世利益大得多。后来有人指责非市场经济地位条款“吃亏了”,“卖国”,这是非常无知的。这一段往事回忆起来总体是美丽的。

 战后市场经济真正普及始于1970年代后期到1980年代,以1973年的石油危机为分水岭。此前,受凯恩斯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影响,莫说社会主义阵营,就是西方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都干了很多社会主义事业。那时候国企和经济干预政策是政治正确的事。石油危机导致经济滞胀,人们从经济政策到经济理论进行了彻底的反思,新自由主义确定了霸主地位。以里根、撒切尔为代表的的市场化改革成为新的风向标。社会主义阵营也进行了大量的市场化改革。前苏联进行了很多尝试,但始终没有突破计划经济的框框,最后挂在改革路上;中国经济改革真正的成功是因为总设计师突破了计划和市场的限制,否则我们的今天还不如俄罗斯。

进入1990年代,国内市场经济改革热潮过后,世界经济兴起了多边主义。1993年欧共体成立,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1994年APEC 茂物会议,1995年世界贸易组成立,构建以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为核心的双轮驱动的多边经济体系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WTO是有约束的多变组织,APEC是松散的自愿的非约束的多边经济组织。中国没有以缔约国身份入世,让中国苦等了8年,在这八年里中国对APEC非常热衷,因为这已经是中国能参与的最高水准的多边经济组织了。APEC 提出了很多高水准的经济自由化目标,甚至在北京会议上提出了亚太自贸区的概念,但没有实质性约束的组织很难取得实效。甚至可以说,1994年茂物宣言提出来的2010年发达国家实现贸易自由化这个目标都没有实现,遑论其它。但无论如何,1990年代到2010年代初,世界经济的主流意见还是发展多边贸易关系。

WTO两大功能,一个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发展,一个是贸易争端解决。第一个功能在2001年吸收中国入世以后,鲜有拿得上台面的谈判进展;第二个功能一开始被滥用,如今没人再用。WTO现在的地位相当于京沪老破小的学区房,住起来不舒服,换又换不起,卖了舍不得。APEC则变为领导人的碰头会。凡是其它组织活跃的时候,APEC会议的规格都不高;凡是其它经济合作谈判困难的时候,APEC都比较活跃,原因就在这里。大家吵归吵,总要见面聊一聊。

WTO 进入21世纪以后,双边自由贸协定(FTA)迅速增加,目前向WTO通报的双边和区域FTA近700个。WTO允许在其框架内构建更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区,这是WTO谈判迟迟不见实效的现实选择。双边和小型区域FTA经历了高速增长期后,世界经济出现了“碎片化”现象,也就是各种FTA交错进行。对此,有观点认为是对多边贸易体系的破坏,有观点认为这是世贸组织谈判进展缓慢的现实选择。从2010年代开始,超大型自贸区(MEGA FTA)谈判开始出现,,特别是美国提出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和跨大西洋贸易投资伙伴关系TTIP,标志了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超大型自贸区的主要特点是超大经济体参与,以及开放水平高,甚至无保留。这反映了各国对小打小闹自贸区的扬弃以及对当下多边贸易体制的失望。按照这个划分,凡是涉及中美日欧两家以上的高水平谈判都可以视为超大型自贸区谈判。中日韩FTA,10+3(东盟加中日韩)、全面伙伴关系RCEP(10+6),日欧、日美,再加上TPP和TTIP,总数不算少,影响力更无需多说。所以TPP谈判草签以后宣布世界经济新时代已经到来是有根据的。

中国在入世这件事上做得很积极,但入世以后动力减弱没有跟上经济发展最新形势。一个是对世贸组织作用、谈判前景、改革成效的期待过高,前一阵还在呼吁在世贸组织框架内解决问题,这只是政治正确但已经不太现实了。别的不说,世贸组织争端解决小组的法官都不够,日常工作都没法做,更难解决世界最大两个经济体的纠纷。另一是对超大型自贸区发展趋势的信心不足。TPP不带中国,中国曾经努力推动过其它高水平谈判;但特朗普退出TPP后中国的动力就显得不足了。除了总书记在达沃斯发表了一份捍卫自由贸易趋势的讲话以后,官方对高水平自贸区谈判的表述很少,更多的是WTO和双边经贸关系。这期间,日本的做法值得我们深思,一方面没有放弃TPP,尽管没有美国的TPP价值大打折扣,日本还是接下来了,更重要的是日欧谈判取得重要进展。在对当下世界经济大趋势的把握和主导方面,日本做得很好。

美日欧在贸易上有分歧,甚至也在打贸易战,但在推动超大型自贸区建设方面,立场出奇地一致。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关税是老话题,并不意外,但零壁垒、零补贴,包括限制国企,这些以往超大型自贸区谈判的关键词,这些又都是中国的痛点。如果美日欧成立超大型自贸区,无论符合不符合WTO规则,中国都会很难受。因此,对中国而言,中美贸易战只是战术问题,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推动高水平自贸区建设才是真正的战略问题。

 世界经济形势已然变了,WTO美丽的故事慢慢成为往事,不要留恋陈年旧事,不要依赖以往的经验和套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随世界趋势,做自己该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