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薇导演的电影《致青春》大映,火得就像她当年主演的小燕子。90年代小燕子火的时候,我正在校园。
《致青春》讲的是大学生的爱与哀愁。绿皮火车,上下铺,大阶梯教室,公用电话,满墙的海报,游戏机,这些元素反反复复提醒我们,这是一部拍给过来人看的电影,比如说60后,70后,包括早期的80后。然而在影院看到的大多数却是在校生,从中学到大学,可能他们才是票房的主力。一部电影能吸引大范围的受众,可以说剧本很好,也可以说抓住了人性共同的东西——谁没有青春呢?
没有遗憾不成青春
很多人都说,如果重来,我不会那样选择,会做得更好。这就像打扑克的时候看了对方底牌然后做点评,问题是人生的牌局是没有机会看底牌的。即使天开眼让你我看到底牌,翻开底牌后发现自己其实抓了一手烂牌,然后又能怎样?走过的路让我们越来越明白,生活的过程都是条件不足约束下的有限选择,只不过有些人选项多些,有些人少些,但对谁来说选择的机会成本都是不小的。就像分蛋糕,怎么看都是别人手里那一块大一些。
勇气无关环境
电影里有一段很打动人的情节:郑薇打断原本安排给院长唱歌的机会自己唱了一首歌做了一次我行我素的表达。微博上有人热议说,如果回到青春,我也想抢过院长的麦克。我倒是觉得不必这样假设。我看这句话的时候,领导正在台上长篇大论地讲非常正确的废话,现在机会来了,谁敢抢过他的麦克去做点什么?
人生的勇气只取决于内心,和条件无关。当年不敢做的今天仍然不敢做,胆量如此,无关环境。
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人
在高中以前,恋爱会被家长老师视为洪水猛兽,一纸录取通知书在一夜之间让猛兽变成了天使,让谈情说爱迅速合法化,恐怕这是中国现行教育的弊端。对于多数人以及一个人的大多数,谈恋爱的关键词是谈,甚至无关情爱。我不大相信冥冥中有人在等这样的宿命论说话,反倒更多地相信,所谓爱情不过是在合适的时间遇到了合适的人,对大多数来说,如果用英文,这个“人”需要用复数形式。
大学阶段的情感需要是正当的,但未必有一个结果,实际上很少能修成正果。情感经历最大的价值不是能否收获婚姻,而是实现从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方式向换位思考的转变。恋爱也是把智商转化为情商的过程。
十多年前我自己恐怕也不会同意我今天的说法: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而不是谈恋爱。大学期间最为关键的是思维和人格的形成,就是要多读书,读好书,多做事。如果有时间,多看一些电影,但不要去看小电影。国内大学能达到这个要求的不多。如果回忆青春唯一遗憾的是没有把某个女同学追到手,这样的青春不回忆也罢。
本来可以用牙咬的
电影中有很多细节的真实,比如说楼管大爷一边义正言辞指责郑姑娘私自用电炉,一边用电炉煮了一大锅茶鸡蛋;比如校园治安得志便猖狂的嘴脸,比如说高年级学生接新生的真实动机,比如说学生社团那些狗血。当一部描写大学生活的电影能够注意到这些细节,这样的电影才可能不是扯淡。院长的女儿可以搞到仅有的公派留学名额,把他给了男一号林孝正。很多孩子带着梦想走进大学校园,却不知道有些家长在孩子在进校园的时候已经把出校园的路给铺好了。
我们的青春,亦或今天的生活,其实是被人教育着去做听话的好孩子,中规中矩,不敢越雷池一步,而这些教育我们的人却正做着和他们每日教育所相反的事情:他们告诉我们遵守规则,自己却用潜规则谋利益;他们告诉我们就业自谋职业学校不再包分配,自己的子女都有了非常好的安排,他们告诉我们把精力放在学业上,自己却利用各种关系为自己的糟糕儿子物色女友,许以工作或其他。
有句话说,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会原谅。《致青春》让人感慨,大概是我们走过了才知道,我们的青春充满了伪善和懦弱,自己曾经视为不可逾越的是多么虚伪,曾经的怯懦是多么愚蠢。
其实,过来人才知道,青春好似一场角斗,优雅固然重要,但如果有必要,也可以用牙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