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详细知识体系 & 解题攻略

一、核心知识体系

1. 物质的分类

  • 分散系: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
  • 胶体:直径 1~100nm。特性是丁达尔效应(光路通过产生通路,物理变化)。
  • 氧化物分类:
    • 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O₂, SO₂)。
    • 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CaO, Fe₂O₃)。
    注意:Na₂O₂ 是过氧化物;CO, NO 是不成盐氧化物。

2. 离子反应

  • 电解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
  • 书写规则(拆与不拆):
    能拆:强酸 (HCl, H₂SO₄, HNO₃)、强碱 (NaOH, KOH, Ba(OH)₂)、可溶性盐。
    不能拆:弱酸、弱碱、沉淀、气体、水、氧化物。

3. 氧化还原反应

  • 本质:电子转移;特征:化合价升降。
  • 核心口诀:
    升 → 失 → 氧 → 还
    (价升 失电子 被氧化 是还原剂)

    降 → 得 → 还 → 氧
    (价降 得电子 被还原 是氧化剂)
  • 双线桥法: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同种元素),标明电子得失数。

二、重难点与易错雷区

1. 离子共存“三大杀手”

  • 🧪 看颜色:若题目说“无色”,直接排除 Fe³⁺(黄), Cu²⁺(蓝), MnO₄⁻(紫), Fe²⁺(浅绿)
  • 🌍 看环境:
    • 酸性环境 (含H⁺):排除 OH⁻, 弱酸根 (CO₃²⁻, HCO₃⁻)。
    • 碱性环境 (含OH⁻):排除 H⁺, 弱碱阳离子 (Mg²⁺, NH₄⁺)。
  • 💥 看反应:生成沉淀 (BaSO₄, AgCl)、气体 (CO₂)、水。

2. 氧化还原易错点

  • 并不是所有含氧元素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 强弱规律:
    氧化性:氧化剂 > 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 > 还原产物

三、典型题实战 (扩充版)

【题型一】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C


A项:盐酸是弱氧化剂,只能将Fe氧化为 Fe²⁺,不能生成Fe³⁺。
B项:碳酸钙(CaCO₃)是难溶固体,不可拆,应写化学式。
C项:氢氧化铜是沉淀保留化学式,强酸拆成H⁺,正确。
D项:电荷不守恒,应为 Cu²⁺ + 2OH⁻ = Cu(OH)₂↓。
【题型二】离子共存与隐含条件

强酸性无色透明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C


A项:MnO₄⁻ 是紫色的,不符合“无色”条件。
B项:强酸性环境含 H⁺,会与 CO₃²⁻ 反应生成气体。
C项:离子间互不反应,且都无色,不与 H⁺ 反应。
D项:Ba²⁺ 与 SO₄²⁻ 会生成 BaSO₄ 白色沉淀
【题型三】氧化还原概念

已知反应:2KMnO₄ + 16HCl(浓) = 2KCl + 2MnCl₂ + 5Cl₂↑ + 8H₂O。关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与解析

核心分析:

  • 氧化剂:KMnO₄ (Mn从+7降到+2)
  • 还原剂:HCl (Cl从-1升到0)
  • 电子转移:生成 5个Cl₂ 分子,共转移 10e⁻

注意: 16个HCl中只有10个被氧化(生成5Cl₂),另外6个表现酸性(生成盐)。

【题型四】“少量/过量”离子方程式

向 NaHCO₃ 溶液中加入过量 Ca(OH)₂ 溶液,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A


🔍 技巧 – “少定多变”:
1. 定少量: NaHCO₃ 是少量的(假设系数为1),所以 HCO₃⁻ 只有一个。
2. 配平: 1个 HCO₃⁻ 需要 1个 OH⁻ 中和,生成 1个 CO₃²⁻ 和 1个 H₂O。
3. 结合: 生成的 1个 CO₃²⁻ 遇到足量的 Ca²⁺(来自过量的Ca(OH)₂),生成 1个 CaCO₃↓。
总反应: HCO₃⁻ + Ca²⁺ + OH⁻ = CaCO₃↓ + H₂O。
B项:这是 NaHCO₃ 过量(少量 Ca(OH)₂)的情况。
【题型五】氧化还原性强弱判断

根据下列反应:
① 2Fe³⁺ + 2I⁻ = 2Fe²⁺ + I₂
② 2Fe²⁺ + Br₂ = 2Fe³⁺ + 2Br⁻
判断氧化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C


🔍 原理: 氧化剂 > 氧化产物。
1. 由反应①:氧化剂(Fe³⁺) > 氧化产物(I₂)。即 Fe³⁺ > I₂
2. 由反应②:氧化剂(Br₂) > 氧化产物(Fe³⁺)。即 Br₂ > Fe³⁺
综合: Br₂ > Fe³⁺ > I₂
【题型六】氧化剂与还原剂之比

反应 KClO₃ + 6HCl(浓) = KCl + 3Cl₂↑ + 3H₂O 中,被氧化的 HCl 与起酸性作用的 HCl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C


🔍 归中反应规律:
1. KClO₃ 中 Cl 为 +5 价,HCl 中 Cl 为 -1 价。它们归中生成 0 价的 Cl₂。
2. 价态变化: 1个 Cl (+5) 降 5价;需要 5个 Cl (-1) 各升 1价来平衡。
3. 分析 HCl: 反应式中共有 6个 HCl。其中 5个 HCl 的 Cl 升价变成了 Cl₂(被氧化),1个 HCl 的 Cl 没变价(生成了 KCl,起酸性作用)。
比值: 被氧化 : 酸性 = 5 : 1。
【题型七】胶体的性质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与解析

正确答案:C


A、B、D项: 均为胶体的正确基本性质。
C项: 胶体粒子直径(1-100nm)比溶液大,比浊液小。
规律:“胶体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都能透,浊液都不能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