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 | 学习笔记

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

一、 铁的单质 (Fe)

1. 物理性质

  • 银白色金属,有金属光泽。
  • 具有延展性、导热性、导电性(不如铜和铝)。
  • 具有磁性,能被磁体吸引。
  • 熔点 1535℃,沸点 2750℃,密度 7.86 g/cm³。

2. 化学性质

铁是较活泼的金属,作为还原剂,遇到不同强度的氧化剂表现出不同的价态(+2价或+3价)。

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 氯气(强氧化剂)反应:生成棕黄色的烟(\(FeCl_3\))。
    $$2Fe + 3Cl_2 \xrightarrow{\Delta} 2FeCl_3$$
  • 氧气反应: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_3O_4\))。
    $$3Fe + 2O_2 \xrightarrow{\text{点燃}} Fe_3O_4$$

与酸反应(弱氧化剂,如稀盐酸、稀硫酸):生成浅绿色溶液(\(Fe^{2+}\))和氢气。

$$Fe + 2H^+ = Fe^{2+} + H_2\uparrow$$

与盐溶液反应(如 \(CuSO_4\)):置换出铜,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Fe + Cu^{2+} = Fe^{2+} + Cu$$

与水蒸气反应:常温下不反应,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 \(Fe_3O_4\) 和 \(H_2\)。

$$3Fe + 4H_2O(g) \xrightarrow{\text{高温}} Fe_3O_4 + 4H_2$$

二、 铁的氧化物

化学式 FeO \(Fe_2O_3\) \(Fe_3O_4\)
俗称 铁红 磁性氧化铁
颜色状态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
化合价 +2 +3 +2, +3
溶解性 难溶于水 难溶于水 难溶于水
稳定性 不稳定,受热氧化 稳定 稳定
与酸反应 生成 \(Fe^{2+}\) 生成 \(Fe^{3+}\) 生成 \(Fe^{2+}, Fe^{3+}\)
用途 油漆、涂料、颜料

三、 铁的氢氧化物

1. 制备与转化

  • 氢氧化铁 (\(Fe(OH)_3\)):红褐色沉淀。
  • 氢氧化亚铁 (\(Fe(OH)_2\)):白色絮状沉淀。
转化现象(必考):在 \(FeSO_4\) 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FeSO_4 + 2NaOH = Fe(OH)_2\downarrow + Na_2SO_4$$
$$4Fe(OH)_2 + O_2 + 2H_2O = 4Fe(OH)_3 \quad (\text{被空气氧化})$$

2. 性质

\(Fe(OH)_3\) 受热分解:

$$2Fe(OH)_3 \xrightarrow{\Delta} Fe_2O_3 + 3H_2O$$

四、 铁盐 (\(Fe^{3+}\)) 和亚铁盐 (\(Fe^{2+}\))

1. 离子的检验

  • 检验 \(Fe^{3+}\): 滴入 KSCN (硫氰化钾) 溶液,溶液变成红色
  • 检验 \(Fe^{2+}\): 先滴加 KSCN 溶液无现象,再滴加氯水(氧化剂),溶液变红。

2. 相互转化 (三角关系)

  • \(Fe^{2+} \rightarrow Fe^{3+}\) (氧化): 需加入强氧化剂(如 \(Cl_2, O_2, HNO_3, KMnO_4\))。
    $$2Fe^{2+} + Cl_2 = 2Fe^{3+} + 2Cl^-$$
  • \(Fe^{3+} \rightarrow Fe^{2+}\) (还原): 需加入还原剂(如 Fe, Cu, I⁻)。
    $$2FeCl_3 + Cu = 2FeCl_2 + CuCl_2 \quad (\text{工业腐蚀印刷电路板})$$
    $$2Fe^{3+} + Fe = 3Fe^{2+} \quad (\text{防止亚铁氧化})$$

第二节 金属材料

一、 合金

  • 定义: 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制得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
  • 性能特点: 硬度通常大于其成分金属;熔点通常低于其成分金属。
  • 铁合金:
    • 生铁: 含碳量 2% ~ 4.3%,硬度大,性脆。
    • 钢: 含碳量 0.03% ~ 2%,延展性好。
    • 不锈钢: 添加 Cr、Ni,抗腐蚀性强。

二、 铝和铝合金

1. 化学性质 (两性)

铝和氧化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表现出两性

重要方程式:

与酸反应 (以盐酸为例):

$$2Al + 6HCl = 2AlCl_3 + 3H_2\uparrow$$
$$Al_2O_3 + 6HCl = 2AlCl_3 + 3H_2O$$

与强碱反应 (以 NaOH 为例) [重点]

$$2Al + 2NaOH + 2H_2O = 2NaAlO_2 + 3H_2\uparrow$$
$$Al_2O_3 + 2NaOH = 2NaAlO_2 + H_2O$$

*(注:\(NaAlO_2\) 称为偏铝酸钠)*

2. 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 \(Al_2O_3\))。

三、 新型合金

  • 储氢合金: 如 Ti-Fe 合金,解决氢气储存运输难题。
  • 钛合金: 耐高温、耐腐蚀、强度大,用于航空航天、深海潜水器(蛟龙号)。

🧪 实验总结 (必考点)

1. 配制 \(Fe(OH)_2\) 的注意事项:

  • 原理: \(Fe(OH)_2\) 极易被氧化。
  • [cite_start]
  • 操作: 使用新煮沸的蒸馏水(除氧);滴管尖端伸入液面以下(隔绝空气);可在液面上覆盖一层植物油或苯 [cite: 1635-1658]。

2. 印刷电路板的制作:

  • 利用 \(FeCl_3\) 溶液的氧化性腐蚀铜箔:
  • $$2Fe^{3+} + Cu = 2Fe^{2+} + Cu^{2+}$$

3. 铝与碱反应的特殊性:

  • 铝片放入 NaOH 溶液中,若未打磨,先无气泡(氧化膜反应),后产生气泡;若打磨过,立即产生气泡。

📊 知识结构图解

铁的价态转化:

$$Fe \xrightarrow{\text{弱氧化剂}} Fe^{2+} \xrightarrow{\text{强氧化剂}} Fe^{3+}$$
$$Fe \xleftarrow{\text{还原剂}} Fe^{2+} \xleftarrow{\text{还原剂}} Fe^{3+}$$

物质类别转化:

$$Fe \rightarrow Fe_xO_y \rightarrow \text{盐} \rightarrow Fe(OH)_n \rightarrow Fe_2O_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