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 学习笔记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一、 原子结构

  • 构成:原子核(质子+中子) + 核外电子。
  • 数量关系
    • 质量数 (\(A\)) = 质子数 (\(Z\)) + 中子数 (\(N\))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原子序数
  • 排布规律:每层最多 \(2n^2\) 个;最外层 ≤ 8个。

二、 元素周期表结构

分类 组成 备注
周期 (7个) 短周期 (1-3)、长周期 (4-7) 电子层数相同
族 (18列) 主族(A)、副族(B)、VIII族、0族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主族)

三、 核素与同位素

  •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如 \({}^{1}_{1}H\))。
  •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
    例:氕 (\({}^{1}_{1}H\))、氘 (\({}^{2}_{1}H\))、氚 (\({}^{3}_{1}H\))。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化学键

一、 离子键

  • 定义: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
  • 形成:活泼金属 + 活泼非金属 (如 NaCl, \(MgCl_2\))。
  • 电子式
    $$Na^\times + \cdot\ddot{Cl}\colon \rightarrow Na^+ [\times\ddot{Cl}\colon]^-$$

二、 共价键

  • 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
  • 分类
    • 非极性键:同种原子 (H-H)。
    • 极性键:不同原子 (H-Cl)。

🧪 知识图解

结构决定性质:

原子半径小、得电子能力强 → 非金属性强 (右上角 F 最强)

原子半径大、失电子能力强 → 金属性强 (左下角 Cs 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