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鸿一瞥也精彩——潜伏中的配角们

《潜伏》话题(6)

气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演员姚刚演绎的戴笠却气场满满。戴笠以一身中山装出场,办公室整洁有序,第一句台词就是:李海丰叛逃了?他话不多,不紧不慢,甚至有些不善言辞,却有内在的敏锐和分量。讲话的分量不在于声色俱厉,而在于时机和要害。他在询问余则成的经历时说:你有点资格了。既是实事求是的肯定,也有居高临下的威严。吕宗方说,明早向他报告刺杀李海丰的行动方案方案,他说:晚了,明早应该是出发的时候。他到天津站视察,吴站长战战兢兢地前去汇报工作。没等站长开口,戴笠舒了一口气,说:敬中啊,今晚吃什么?一句日常问候语式的对话,传递了他对余则成和吴敬中工作的满意,吴敬中心里一定乐开了花。

在余则成向戴笠报告李海丰叛逃事件过程时,戴笠一开始背对着余则成,手里翻着文件,似有似无地听着,随着余则成报告的信息越来越多,他开始转身。等他得知余则成是青浦训练班的学员时,正面对着余则成说:你有点资格了。把内心里对余则成态度的转变表达得很巧妙很细腻。

姚刚演绎的戴笠,沉稳、内敛、自信、老谋深算,无须任何脸谱化的动作就能把戴笠的气度表达出来,把一个看起来和风细雨,却随时可以翻天覆地的人展示给众人。姚刚演绎的戴笠很像阿尔帕奇诺演绎的教父迈克。在《教父2》中,迈克面对参议员的敲诈和傲慢,没有表现出惊慌或者愤怒,而是平静,他凝视对方时眼神深不可测,一瞬间已经想好了应对办法,看到了对方的结局,此时对方已经是他眼里的小丑。黑帮大佬如此,军统头号人物何尝不该如此?

男演员是需要积淀的,特别是他们在演绎复杂角色时,那些看不到却感觉到的情绪、气氛、暗示,会让一个角色饱满难忘。梁朝伟演绎的周慕云(花样年华)、易先生(色戒),张国荣在英雄本色的形象,我们感觉到的恐怕要比看到的还要多。

有的演员和角色仿佛天生契合。鲍国安演过曹操后,其他人演曹操都感觉逊色。焦晃为康熙定了格,其他演员很难演出举重若轻的雍容大气。唐国强演的诸葛亮形神皆备。年轻时的姚刚和戴笠毫不搭界,戴笠额头饱满,浓眉大眼,大鼻子令人难忘,他却是小帅哥的模样。不知道是岁月还是化妆的原因,姚刚中年后出演戴笠的他一下子让人感觉到神似,甚至也是大鼻子令人难忘,很奇妙的巧合。《潜伏》剧中,戴笠出场前,余则成还是小人物,其他配角的形象也还没有展开,戴笠是第一个带着满满气场出现的角色,一下子就把剧作撑起来了。

石文中演绎的李海丰风度翩翩,让我想到了汤姆李琼斯。但如果只有风度,那他可能还不会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有几个细节处理的非常好。

一个是在给劳文池(余则成)接风宴上,李海丰一开始只是低头喝闷酒,对劳文池的身份充满怀疑。劳文池第一次敬酒,他没有理会,只是和身边的万里浪碰了一杯,高傲、警惕的心理不加掩饰。李海丰作为军统内部顶尖密码专家,在抗战后期投奔日本人,很大原因是他军统内部备受排挤,遭排挤的原因很大可能就是他孤高傲而不加掩饰的性格。军统刺杀李海丰计划十分隐蔽,是戴笠直接安排吕宗方操作的,这都被他事先得知,甚至知道杀手的代号是“蟹”,消息灵通的程度令人吃惊。酒宴进行中,大家询问劳文池的经历,李海丰也问了一个问题,这时候劳文池再敬酒,李海丰才碰杯,把他逐渐放松警惕的过程刻画得很细致。

二是他在审讯马奎时的态度。马奎刺杀吕宗方破坏了李海丰精心准备的诱捕计划。他没有一上来就暴怒,而是对马奎和风细雨地说:他们是来杀我的。指着伤口问:这还疼吗?随后情绪爆发,像疯了一样折磨马奎的伤口,前后判若两人。让人看到一个精致、聪明、性格扭曲、内心纠结的叛徒特工形象。

李海丰出镜时间比戴笠还要短,但精彩程度丝毫不让,撑起了剧集的第二个高潮。

演员石文中是西安人,身材高大又温文尔雅,的确很帅。他后来在另一个军统题材剧《叛逆者》中饰演军统二号人物也很不错。

潜伏剧是小制作配角却很豪华。配角中一共四个国家一级演员,分别扮演吴站长、陆处长、穆连成,还有一个就是从未露面却一想起来声音就在耳边回响的旁白。演穆连成的演员张国锋功力深厚,把一个看起来唯唯诺诺,实则纵横捭阖的人生赢家的汉奸形象演绎得十分丰满。

先说说穆连成这个人。他靠航运起家,周旋于各种势力之间,赚得价值连城的财富。他靠日本人发家,日本人垮台后他对日本情人不离不弃。后来逃到日本,只用两三年时间就东山再起。那个富士航运华人董事长介川康作,要么是他的白手套,要么是他的化名。

他和美国人的关系也不是一般人可比。穆连成看到晚秋对余则成的背影发呆的样子,暗自祈祷,在胸前划了一个十字,暗示他是基督徒。穆连成生活的时代正是美国教会在华活动非常活跃的时代,他在北平读书,活跃于京津两地。燕京大学、协和医院、同仁医院、圣约翰大学等机构就是那时候兴办或者在那个期间快速发展,参与教会活动不仅是宗教界人士,更有美国社会名流和驻华官员。像协和医院的创办人是洛克菲勒基金会,燕京大学的校长是做过驻华大使的司徒雷登,上海圣约翰大学和宾大两校同步教学,以穆连成的信徒身份以及实力和人脉,在中美高层交流频繁的北平天津,尽尽地主之谊的机会不会少的。所以日本人战败了,穆连成和美国海军来往密切,竟然能使用美国海军仓库,更重要是能动用美军军舰给自己运送物资。相比之下,站长那些金条古董还要老婆靠蚂蚁搬家才能运到广州。

穆连成和国民党军政各方的关系也不简单。穆家管家说:这个津门仓库不单是我们穆家的,还有林军长太太的股份。林军长,应该是指天津警备区62军军长林伟俦,黄埔四期毕业,蒋介石对林的器重甚至超过陈长捷。能和如此高官有深度经济关系,可以说穆连成在天津军界如鱼得水。至于军统、中统、国府、警备司令部那些大大小小的人物,尽管看起来趾高气扬,在穆连成眼里不过是贪婪的小人物,很容易搞定。

穆连成到日本后,不仅和国民党保持联络,还私下里为中共做事。剧集最后是中共派晚秋到台湾和余则成以夫妻名义继续潜伏,用的就是富士航运董事长秘书的身份来掩护。这件事穆连成即便不是直接操盘手,也是心知肚明。穆连成的关系网横跨中美日三个大国,党政军三个领域,国共两大政党,陪大象跳舞,跳得如此挥洒自如,纵观潜伏全剧,只此一人而已。

前面用几篇文章分析吴站长的老练,但穆连成的老练犹在站长之上。

一是对余则成的恭敬。穆连成对当时只是小人物的余则成全程毕恭毕敬,甚至不惜拿侄女做筹码进行拉拢。余则成第一次登门造访,言语之间并不客气,穆连成反复说:我懂,我懂,我懂。他懂自己的处境,更懂余则成这一类人的用意,办事是假,敲竹杠是真。和小人物打交道并不容易,这些人敏感、虚伪,很多是双重人格,稍有不如意,就拉大旗作虎皮进行打击报复。穆连成对这些人苦情讲道理没用,最好就是满足他们的虚荣心和贪心。他躬身请余则成上座,余推迟,穆连成连说,不不不,坚持余则成上座,礼节上的恭敬无懈可击。有一次余则成来访,公事过后,晚秋在楼上练声暗示余则成找她,穆连成对余则成说:快上去吧,待会儿该学狼叫了,这句调侃掩盖了余则成的尴尬,分寸感极佳。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在当下生活中,越是有身份的人对小人物越是恭敬客气,固然有个人修养的因素,但恐怕更多还是深知小人物的棘手,如鬼神敬而远之。吴站长职场通达,但在对小人物的处理上未必能像穆连成这样放低身段,低到尘埃里。

二是和吴站长打交道的方式。穆连成对站长不是单纯的恭敬,而是另一种态度。站长第一次登门,他拿假古董给站长来了一个下马威。要知道,站长动动手指头就可以决定他的生死。但穆连成就是这么做了。这个守财奴疯了吗?没有。他知道对站长这类大人物,一味地恭敬是没用的。他们平日里见惯了别人的恭敬,不会把这放心上,他们看重的是利益和安全。既然知道站长的爱好就不难解决,难就难在用什么尺度。如果站长是草包一枚,那么送名贵古董不仅浪费而且危险。草包做事没有分寸,说不上什么时候东窗事发,殃及池鱼。如果对方是行家,那送古董才对胃口。更何况,穆老板早就给自己是留好了后路。站长说:穆老板这是要考考我呀,以为我连三岁孩子都不如。穆连成连忙说:这是下人拿错了。这是普通人的托词。他随后说:白天人多眼杂,晚上给您送到府上去。这话就十分高明了。站长第二次登门,商量余则成和晚秋以及酒厂的事。穆连成没有一味哀求,而是提出自己的方案,和站长讨价还价:您就这么说不行么?这样吧,这个酒厂我送您了,马上办交接。只要您帮我消了汉奸之灾,大礼还在后头,酒厂算什么?最后他在站长的眼皮底下全身而退。戴笠去天津站视察,吴站长做贼心虚,坐立不安,甚至一激动管余则成叫兄弟。同样面对一个掌握自己生杀大权的人,穆连成所表现出来的智慧、策略、胆识远超常人,即便老练圆滑如吴站长,也颇有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