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帖子津津乐道于某文科专业被理科生秒杀的故事,理科生的优越感跃然纸上。这类帖子见得多了,平时懒得理会,今天却想说一说。

孔子认为,有教无类,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不会歧视他人。理工科对文科的歧视通常不会发生在高层次的人之间,而是并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之间。有这样一段文字:有人问鲁迅:理工科学生问:学文科有什么用?文科生回答:文科生知道学理工科也是有用的,这就是学文科的用处。这话是否真地是鲁迅所说,我持怀疑态度,因为鲁迅说过的话太多了,这里转述过来,权作佐证。

在中国的教育体系内,理工科的学生是有些优势的。很多学生选择文科是因为数理化遇到了困难,而文科似乎只要“背一背”就好了。在这样的淘汰机制下,理工科的学生更加出类拔萃一些,似乎也说得过去。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国内优质大学的招生名额理工科的选择远大于文科。学生毕业后从事技术专业也更容获得体面收入跻身为中等收入群体。甚至优质大学的评价标准,也是以理工科的标准进行的,例如偏重论文和国家课题。很多理工大学热衷于搞医学院,原因就在于医学专业是最方便发论文和承接课题的。然而,北医对于北大,浙医对于浙大,白求恩对于吉大,究竟有多少实际意义就很难说了。简而言之,在现行的体制下,很多人选择理工科专业更多地是从选择的空间和职业前景考虑,并非理工科本身的吸引力。如果文科专业能提供更好的机会,同样让人趋之若鹜,两财一贸的高考分数就是例子。

文科的弱势,还有国内大环境的因素。文科理科的划分是中国习惯说法,按照大多数国家通行的做法,应该叫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既然叫科学,都应该遵循共同的科学研究方法,即基于假设—范式—证伪的基本逻辑,以及采用数学、计算机进行定量分析方法。很遗憾的是,国内除了经济学以外,很少有社会科学能采用这些方法进行研究。甚至很多社会科学,思想僵化,连基本的逻辑都不能遵循,连基本的事实都不能直视,陶醉于某些只言片语的“结论”和说辞,失去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操守和尊严。被理工科鄙视,甚至被同行鄙视,都不足为奇了。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法律、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是毫无疑问的显学,美国哈佛、普林斯顿、宾大这几个藤校,西部斯坦福、伯克利那几个牛校的最热门的专业基本上就是这些专业,MIT、剑桥的经济学历来是经济学研究的高地。即便在国内,考研最难最热门的是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而不是那些苦哈哈的理工科专业。

在很多人看来,理工科留学生占绝大多数,似乎这可以作为理工科更强的证据。其实中国孩子选择通过理工科出去,原因是既现实又具体的。中国孩子数学优势明显,国内的理工科训练更加扎实、科学,国外学校认可度更高,理工科专业留学机会更多,毕业后更容易找到工作,也容易留下来。并没有多少人真正热爱理工科专业去留学。论总量,申请理工科专业的人居多,论单一专业的申请人数反倒是商科最多(10%左右)。

拍得美轮美奂的大片《阿凡达》重映了,第一周再次拿下票房冠军。人们在叹服于高科技对电影视觉效果伟大贡献的同时,把鲜花和掌声送给了让这一切成为可能的导演。非要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对立起来,就像人为割裂技术和艺术的天然联系,我们难以看到这样的杰作。

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学好理工科专业(包括那些理工科色彩明显的经济学科)可以进一所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过上体面的生活,但这一切都是工具,是有特定用途的器,是形而下者。学校、工作、生活,无不是在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人要真正活得通透、练达,最终都离不开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深刻认知,这正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正是形而上的理论。历史上,很多大科学家像毕达哥拉斯、牛顿、笛卡尔也都成为大哲学家,这并非偶然。今天,很多优秀的理工科出身的人,都有着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修养,言谈举止都会流露出对他人、对社会的充满温度的关心。某些理科生的莫名优越感,恰恰说明了自身知识结构的缺陷。

有教无类,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不会歧视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