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同步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教材基础知识

1. 分类方法

  • 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物质→纯净物→单质/化合物)。
  • 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物质进行分类(如 $Na_2CO_3$ 既是钠盐又是碳酸盐)。

2. 分散系

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

分类依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分散系粒子直径外观稳定性能否透过滤纸
溶液<1nm均一透明稳定
胶体1~100nm均一/透明介稳性
浊液>100nm不均一不稳定不能

核心辨析:

  • 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如 $O_2/O_3$, 金刚石/石墨/C60)。
  • 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 $CO_2, SO_2, Mn_2O_7$)。注意:非金属氧化物 $\neq$ 酸性氧化物 (如 CO)。
  • 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 $Na_2O, CaO, Fe_2O_3$)。注意:金属氧化物 $\neq$ 碱性氧化物 (如 $Mn_2O_7$ 是酸性氧化物)。
🧪 必考实验:Fe(OH)3 胶体的制备与性质

操作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FeCl_3 + 3H_2O \xrightarrow{\Delta} Fe(OH)_3(\text{胶体}) + 3HCl$

胶体性质:

  • 丁达尔效应:光束通过产生光亮通路(区分溶液/胶体)。
  • 聚沉:胶体粒子聚集形成沉淀(加热、加电解质、加带相反电荷胶体)。
注意事项:
1. 不可过度加热(防沉淀)。
2. 不可搅拌(防聚沉)。
3. 胶体不是沉淀,不写“↓”。

离子反应

教材基础知识
  •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 电离: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 酸的本质: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 $H^+$ 的化合物。
  • 碱的本质: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 $OH^-$ 的化合物。
  • 盐的本质: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 $NH_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电解质判断口诀:单质混合皆不算,化合导电才算数。(注:CO2、NH3是非电解质,因为它们本身不电离,而是反应产物电离)。

离子方程式书写(拆分规则)

✅ 必须拆

  • 强酸:$HCl, H_2SO_4, HNO_3$
  • 强碱:$NaOH, KOH, Ba(OH)_2$
  • 可溶盐:$K/Na/NH_4$盐, $NO_3$盐全溶

❌ 不能拆

  • 沉淀:$BaSO_4, CaCO_3, AgCl…$
  • 气体:$CO_2, H_2, NH_3…$
  • :$H_2O$
  • 氧化物:$Na_2O, Fe_2O_3$
  • 弱电解质:$CH_3COOH, NH_3\cdot H_2O$

氧化还原反应

教材基础知识
  • 特征: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 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 关系: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

升失氧,降得还

还原剂

化合价

去电子

氧化剂

化合价

到电子

电子转移方向:还原剂 $\to$ 氧化剂

第一章 强化练习

钠及其化合物

钠的物理性质
  • 色态:银白色固体,有金属光泽。
  • 硬度:质软(可用小刀切割)。
  • 密度:$\rho(K) < \rho(Na) < \rho(水)$ (0.97 g/cm³)。
  • 熔点:较低(97.8℃)。

1. 钠的化学反应

与氧气反应:

常温:$4Na + O_2 = 2Na_2O$ (白色,表面变暗)

加热:$2Na + O_2 \xrightarrow{\Delta} Na_2O_2$ (淡黄色,剧烈反应)

与水反应 (剧烈):

$2Na + 2H_2O = 2NaOH + H_2\uparrow$
现象:浮(密度小)、熔(放热)、游(气体推)、响(剧烈)、红(生成碱)。

2. 碳酸钠 vs 碳酸氢钠

项目苏打 (Na₂CO₃)小苏打 (NaHCO₃)
溶解性较大较小
热稳定性稳定受热易分解 ($2NaHCO_3 \xrightarrow{\Delta} Na_2CO_3 + H_2O + CO_2\uparrow$)
与酸反应慢 (分步)快 (剧烈)
🔥 焰色试验 (物理变化)
钠(Na):黄色
钾(K):紫色(需透过蓝色钴玻璃,滤去钠黄光的干扰)

氯及其化合物

氯气 ($Cl_2$) 档案
  • 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毒,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
  • 强氧化性
    $2Fe + 3Cl_2 \xrightarrow{\Delta} 2FeCl_3$ (棕褐色的烟)
    $Cu + Cl_2 \xrightarrow{\Delta} CuCl_2$ (棕黄色的烟)
    $H_2 + Cl_2 \xrightarrow{点燃} 2HCl$ (苍白色火焰,白雾)

实验室制备氯气 (MnO₂ + 浓HCl)

$MnO_2 + 4HCl(浓) \xrightarrow{\Delta} MnCl_2 + Cl_2\uparrow + 2H_2O$

氯水的成分

$Cl_2 + H_2O \rightleftharpoons HCl + HClO$

三分子: $Cl_2, H_2O, HClO$

四离子: $H^+, Cl^-, ClO^-, OH^-$

次氯酸 (HClO)

  • 弱酸性:$H_2CO_3 > HClO$
  • 不稳定性:$2HClO \xrightarrow{光} 2HCl + O_2\uparrow$
  • 强氧化性:漂白、杀菌。
漂白粉有效成分:$Ca(ClO)_2$
漂白原理:$Ca(ClO)_2 + CO_2 + H_2O = CaCO_3\downarrow + 2HClO$

物质的量

四大基本公式

微粒数

$n = \frac{N}{N_A}$

质量

$n = \frac{m}{M}$

气体(标况)

$n = \frac{V}{V_m}$

浓度

$c = \frac{n}{V}$
气体摩尔体积 ($V_m$):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在标准状况(0℃, 101kPa)下,$V_m \approx 22.4 L/mol$。
🧪 重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2-3次)定容摇匀

第二章 强化练习

铁及其化合物

铁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
FeO
黑色粉末
+2价
碱性氧化物
Fe₂O₃
红棕色粉末
+3价
铁红(颜料)
Fe₃O₄
黑色晶体
+2/+3价
磁性

$Fe(OH)_2$:白色絮状沉淀,极易被氧化成 $Fe(OH)_3$(红褐色)。
方程式:$4Fe(OH)_2 + O_2 + 2H_2O = 4Fe(OH)_3$

Fe
Fe²⁺ Fe³⁺
← 弱氧化剂 (H⁺, S) 强氧化剂 (Cl₂) →

Fe²⁺ (浅绿色)

还原性强,易被氧化

检验:先加KSCN无色,滴氯水变红。

Fe³⁺ (黄色)

氧化性强,可腐蚀铜 ($2Fe^{3+} + Cu = 2Fe^{2+} + Cu^{2+}$)

检验:加KSCN立即变血红色。

金属材料与铝

合金
  • 定义: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 特性:硬度一般比成分金属大,熔点一般比成分金属低。
  • 铁合金:生铁(含碳量2%~4.3%),钢(含碳量0.03%~2%)。

1. 铝的两性

酸:$2Al + 6H^+ = 2Al^{3+} + 3H_2\uparrow$
碱:$2Al + 2OH^- + 2H_2O = 2AlO_2^- + 3H_2\uparrow$
注意:$Al_2O_3$ 和 $Al(OH)_3$ 也是两性的。

2. 铝热反应

放出大量热,生成液态铁。

$2Al + Fe_2O_3 \xrightarrow{高温} 2Fe + Al_2O_3$

应用:焊接钢轨、冶炼难熔金属。

物质的量计算

核心思想: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 物质的量之比。

解题规范模板:

(1) 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2) 找出相关物质的计量数比
(3) 列出已知量(n)和未知量
(4) 列比例式求解
(5) 注意上下单位一致,左右相当
                                 

第三章 强化练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原子构成
  •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Z) = 核外电子数。
  • 质量数(A) = 质子数(Z) + 中子数(N)。
  •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
  •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如 $^1H, ^2H, ^3H$)。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 第 n 层最多容纳 $2n^2$ 个电子。
  • 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8 个 (K层不超过 2 个)。

周期表结构

  • 7个周期:3短3长1不全。周期数=电子层数。
  • 16个族:主族(A)、副族(B)、VIII、0族。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周期律

同周期 (左 $\to$ 右) Na $\to$ Cl

半径:逐渐减小

金属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同主族 (上 $\to$ 下) Li $\to$ Cs / F $\to$ I

半径:逐渐增大

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化学键

化学键定义

相邻的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离子键

阴阳离子静电作用

活泼金属 + 活泼非金属

例:NaCl, MgO

共价键

共用电子对

非金属 + 非金属

例:H₂O, CO₂

第四章 强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