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发俄乌战争是因为普京需要一场这样的战争,一个沿袭了自彼得大帝就从来没有放弃过的国际秩序观的极权人物,在他认为有能力、有必要这样做的时候做出了自认为合理的选择。普京2008年、2014年两次以微小代价获得两块梦寐以求的土地,得到了实惠而没有付出多少代价,这场战争实际上已不可避免。普京的几个误判加速了战争的到来。

一是低估了乌克兰民族独立意识。历史和文化固然是民族认同的一部分,但当下的心态才是决定性的。乌克兰和俄罗斯文化同源,但大部分时间里分属不同的国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民族心理和文化。苏联时代在俄罗斯大民族沙文主义的高压下,俄乌民族矛盾激化,乌克兰是联盟独立呼声最高的国家,1991年以90%的支持率选择独立,其中东部地区80%,克里米亚54%,甚至在乌克兰的俄罗斯人都支持乌独立。普京以为占领乌克兰后,许以利益高官自然归顺,民众也因为文化同源而不会有效抵抗,但乌克兰人的独立意识和对联盟时代的痛苦记忆决定了他们做出了最为激烈的抵抗。乌克兰顶住俄罗斯第一轮进攻几乎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连小姑娘都拿起枪,国外的乌克兰人排队回国参战,这是一次人民战争。那一刻,同源的民族变成了真实的敌人。战争爆发后,乌克兰发生了去俄罗斯化运动,虽然不免带有过激的色彩,但民族决裂的巨大力量显而易见。

二是对俄军真实战斗力的误判。普京在做出特别军事行动决定那一刻,可能还陶醉在2014年兵不血刃占领克里米亚的记忆中。这次行动,同样是政治舆论先行,同样是大兵压境,同样是精锐空降兵突破,甚至同样是二月下旬,但结果却迥然不同。俄军烂泥扶不上墙的战斗力让舆论吃惊的程度甚至超过了战争爆发本身。正规军不堪用,不得不要依靠雇佣军打主力。普京的误判未必是一个低级错误,战争发动以前,连素来自认情报精准的美国都认为乌克兰坚持不过72小时,大使甚至建议泽连斯基到波兰流亡。普京的误判来自他的沙皇式的权力,来自他不容置辩的权威没有给批评和专业意见留下空间。如果批评不自由,那么赞成也就失去了意义。俄国的腐败是集体腐败,垄断了事实和公正,军队究竟是什么状况,庙堂之上的未必清楚。这可能是普京决策信息扭曲的原因。

俄军主要创始人托洛茨基的话也许是俄军战斗力的最佳解释。他说,一国军队集中了这个国家的所有问题和缺陷,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比腐败更严重的是经济和技术落后。技术决定战术是最基本的战争规律。1991年海湾战争以后,战争规则就彻底改变了,作战思路和手段成为决定胜负的根本原因,俄军的主战坦克T90比北约落后一代,T72更是相差更是悬殊,在M1、豹2这种北约助战坦克面前就是活靶子。21世纪20年代发动的战争,还用半个世纪前的装备,俄军的实力如何已经无需多言。开战以来,俄军还在用人海战术、巷战、阵地战这种二战时期的战术,伤亡惨重。俄军压箱底的超音速导弹被乌军的爱国者导弹悉数击落,排着一字长蛇阵的坦克被乌军用反坦克导弹像切萨拉米一样切段。快速发展的新技术对战争手段和战术选择的影响是颠覆性的,由于国内技术落后,俄军缺乏相应的实践机会,乌军虽然曾经更为落后,但得到了北约的装备、训练、情报、指挥系统的全面支援,加上士气高昂,战斗力远超预期,这是俄军实战掉链子的重要原因。

三是忽视了俄军的口碑。虽然历史上俄罗斯打了很多场正义的战争,但其军纪作风很难称其为正义之师。二战后期占领德国和中国东北后,撤退时把能搬走的都搬走了,在东北的军纪并不比日本好,在波兰搞的卡廷森林事件是不亚于纳粹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恶行。这次战争,俄军在布查针对平民犯下了暴行,撤军时还不忘记带走抢来的家用电器,实际上俄军作风一贯如此,车臣、瓦格纳军团更加残暴。残暴的军队往往遭遇超乎寻常的抵抗。

四是错判了国际社会的反应。认为国际社会的反应不会比2014年强烈多少。美国的内耗,欧盟软肋都在那里摆着,没有与俄国直接冲突的的时间和勇气。认为即便国际社会出面干预,没有三五个月是做不到的,拿下基辅3天就够了,算上公投合并领土一个月时间也就够了,到时候生米煮成熟饭,乌克兰从地图上消失。如果国际社会胆敢进攻已经成为俄罗斯领土的乌克兰,俄罗斯的核弹可不是吃素的。认为历史证明经济制裁效果有限,雷声大雨小,欧美企业不会放弃俄罗斯那么大的市场,欧洲离不开俄罗斯的油气,世界离不开黑海的粮食,亚洲还有那么多邻国可以继续做生意。

乌克兰的抵抗改变了一切。泽连斯基始终留在基辅领导抗战,勇气和担当会载入史册。积极抵抗为乌克兰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更赢得了源源不断的援助。联合国大会上142:5的悬殊比例已经表明了全世界的态度。正如拿破仑、希特勒在俄国的遭遇,普京速亡乌克兰的计划也落空了。国难当头,一个有担当的领导人至关重要。如果2022年乌克兰仍然像2014年那样不战而降,无论国际社会做出怎样的反应,今天的乌克兰肯定已经不在了。国际社会无法扶持一个自己都不想存在的国家。

国际社会对俄罗斯的反感和敌视从2014年克里米亚战争以来就开始了,但仍存在一些幻想,以为俄罗斯真地会像说的那样,得到克里米亚就永远不再需要更多土地了。芬兰、瑞典2014年宣称加入北约但并没有付诸。俄乌战争让很多国家清醒过来,俄罗斯的承诺就像家暴男人的承诺,永远会说这是最后一次,永远会有下一次。芬兰不惜与俄一战也要加入北约,欧美绝大多数企业都撤出了俄罗斯市场,这是对俄罗斯真正的绝望和决裂。

担心俄罗斯使用核武器是局面变得异常复杂的原因,也是俄罗斯发动侵略战争的重要因素之一。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但当一种威胁不可避免,必死的决心将变逃避为主动。鉴于俄罗斯无底线的战争威胁,其他核大国可能会先发制人,至少保证在俄罗斯发动核攻击的几分钟内让俄罗斯彻底失去抵抗能力。普遍的看法是,核战争没有赢家,甚至会导致人类灭绝,其实核弹的固然破坏性极大,但也不至于十几发就让地球变了模样。除了外部因素,如果普京把俄国人绑架在他的核战车上,十月革命未必不会重演。顺便说一句,朝鲜经常放出各种战争狠话,国际社会似乎拿它没有办法。其实是国际社会都知道他在虚张声势博眼球,一个小国很怕被边缘化。如果朝鲜真正威胁到了国际社会的安全,被斩首、被清除是很简单的事。至今没有那么做是没有这个必要。国际社会并不是讲快意恩仇的地方。

2014年克里米亚战争乌克兰的表现助长了普京的野心。俄军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有效抵抗,甚至还得到了乌军半数驻守部队的投降,俄军自身仅以“相当于一次交通事故”的代价获得了黑海的出海口和大片土地和大量物资。战争是以胜负论英雄的,实战结果的说服力远远超过漂亮的理论。1946年林彪遭遇了解放战争以来最大的挫折——四平战役,一个重要原因是西安事变以来国共一致抗日,十年来没有真正交过手,彼此都不知道对方底细。素来谨慎的林彪在南满地区与国民党部队遭遇打了几场胜仗,以为国民党不过如此,对机械化部队的优势和特点没有重视,没有意识到这可能是一种全新的作战方式,最后吃了大亏。2014年克里米亚战争的胜利为普京的轻敌埋下了隐患。

国际社会制裁口惠而实不至。普京从没把乌克兰放在眼里,他所顾虑的恐怕只有国际社会的反应。2014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后,美欧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话说得很重,誓言施压制裁。随着奥巴马离任,美国的制裁不了了之,欧洲也是一边制裁一边做生意,甚至继续建设北溪项目。这种姿态,特别是北溪项目,让俄国误认为看到了欧美的底牌,欧洲无法承受俄罗斯油气断供的影响,美国更是三心二意,因此更加坚定了决心。

乌克兰自身的问题。1991年以来乌克兰作为独立国家存在,但似乎从来没有真正地独立自主过,始终处在俄罗斯阴影之下。苏联解体时,乌克兰的核武器占前苏联的1/3,核弹头1700枚,还有生产核武器的技术和设备,妥妥一个核大国。但乌克兰过于信任所谓的国际承诺,交出了核武器,导致敌人肆无忌惮。乌克兰的自然地理位置极佳,黑土地全世界也找不到能和它匹敌的一处,几乎是前苏联范围内工农业基础最好的地方。独立以来,乌克兰内政混乱,腐败频发,国力不断下降,没有认真发展经济。坐拥这样的资源,却没有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危机感,不懂得别人趁你病要你命的危险。

预料战争的结局是不明智的。关于战争的结局,最准确说法是:你可以决定怎样开始,却无法决定怎样结束。

欧美深知,俄罗斯这样的大国不可能真正打败它,但可以通过战争和制裁极大地削弱它,所以对乌克兰的援助是非常积极的,也是非常克制的。美国海马斯火箭炮射程限制在80公里,英国援助的巡航导弹最大射程250公里,都不具备打击俄本土的能力。大把的先进武器根本没有提供给乌克兰。北约的目的并非解决领土争端,而是消除俄罗斯对现有国际秩序的威胁。乌克兰能收回2022年前的领土就不错,未必能恢复到2014年以前的边界。能够收回全部领土的,只有靠乌克兰人自己以出其不意的方式将俄国人打出国境线,或者俄军意外溃败。最近国际社会都期待泽连斯基反攻,他却按兵不动,他可能在积蓄一鼓作气的力量。个人以为,除非俄军内部发生问题,否则不大可能看到快意恩仇的胜负结果。

俄罗斯正面临一个十分严厉的制裁却缺乏反制手段,实施制裁人生活基本不受影响,一个对不等的制裁让时间成为武器。北约在等经济制裁慢慢起作用,在等俄罗斯社会内部压力不断升温,在等某一个意外突然降临在普京身上,一切就都结束了。到时候再谈战后问题一切问题迎刃而解,曾经强大的俄罗斯恐怕只有名字没有变其他都不一样了。而被制裁的度日如。以前对制裁这种事不以为然,总觉隔靴搔痒,后来发现其实是非常强大的武器。如果俄罗斯真地威胁到国际社会的切身安全,斩首行动也是可能的,但这是最后的手段,远不如不战而屈人之兵来得好。

我们会看到一个被严重削弱的俄国,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倒退数十年的俄国。普京的爱豆形象破碎,能否全身而退不得而知。一种比较大的可能是以普京下台终战,俄国进行彻底改革,慢慢赔付战争损失,逐渐回归国际秩序。欧美不是不需要俄国,而是需要一个类似日本、德国那种有经济实力又安全的俄国。假以时日,俄国重新成为北约盟友都有可能,给曾经的盟友留下几多意外,几多尴尬。如果俄国孤注一掷启动了核按钮,那在它决定这么做的那一刻,甚至打出第一批核弹之后的几分钟之内,莫斯科就从地球上消失了,俄国一个时代结束。

乌克兰通过战争锻炼队伍,有了高技术条件下打赢一场战争的经验,加上国外的先进武器,会成为地区军事强国。打烂的盆盆罐罐都有人埋单,俄罗斯那么大,随便抓几个寡头没收几个大企业就够了,到时候乌克兰面貌一新,愉快加入欧盟和北约大家庭,从此过上不一样的生活。

 

俄罗斯与北约是两种国际秩序观的较量,是国际秩序是否重回丛林规则的较量,结果不仅影响当下更影响长远。如果普京赢了,不会止步于乌克兰,西欧最好现在开始学俄语,还可能有第二个、第三个普京出来。如果普京认怂,世界重归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但不会是简单的回归,而是强化对潜在战争威胁的威慑和遏制能力。无论如何,俄乌战争改变了国际社会对安全的认知,战争与和平可能只在一念之间,有些国家和地区在联合国之外寻求另一套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安全保障是必然的。想加入北约的国家会更多,北约的地理边界可能不再限于北大西洋。

经济和贸易大国会重构国际供应链体系,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特别是可能爆发冲突地方市场的依赖。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会感受到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是周期性的需求减少,而是永久性的市场转移。WTO作为全球贸易体系的基础地位将被进一步削弱,持有相似国际秩序观的国家会加速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国际社会将从政治、经济上对于少数“非民主国家”进一步孤立和防范,导致其不断被边缘化,或者内部发生改变。未来的全球化将带着明显的裂痕,特别在亚太地区。中国用30年时间里建立起世界一流的制造业环境,如果不加珍惜,也可能在30年时间里失去这一切。融入世界经济对中国不是无所谓了,而是更加迫切了。

国际军火市场会重新洗牌,谁也不会再采购一个战败国的军火作为自己的国防体系,除非没有选择。

各国都会高度重视高技术条件下战争的能力建设,无人机、星链系统、高精度武器系统在这次战争中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比高技术武器更重要的是高技术条件下的指挥和信息共享系统,北约Link 22 系统对乌克兰军队战斗力的提升是指数级的。未来的战场上,技术落后的一方有可能面临降维打击。乌克兰展示了积极抵抗的重要性,有些国家和地区会着眼于抵御第一轮打击的能力建设,为自己获得国际援助赢得时间。

参考文献: 民族意识与帝国思维:乌克兰独立与俄乌纷争,韩克敌,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