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感即政治

中美关系有个说法是寄希望于美国人民。二战前,美国奉行孤立主义,官方对日本侵华行为只保持有限度的制裁,对中国援助很少。后来美国民众通过媒体看到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和中国人的惨烈抗争,民间舆论支持中国的越来越多。宋美龄访美更是美国上下援华的热情。在那个时代,民众的力量的确是推动中美关系的重要因素。

冷战以后,中国并不是中美对抗的主力,甚至算不上美国对手。二战以来延续的中美民间友好关系还有余温。尼克松访华两国关系明显缓和,改开以后总设计师访美一次带回来19个合作项目,那时候官方民间关系都很好。后来的领导人也都在上任之初就互访,尽管偶有摩擦,说几句刺耳的话,但对双边关系基本无伤大雅。

百年变局后,由于复杂的现实原因,双方民间观感开始恶化,特别是美国民间对中国的印象发生了反感抵触现象,民间关系的恶化甚于官方。全球注视下的Tiktok听证会上参议员的反应就表现得很清楚。在那一刻,几乎可以说,美国民间对中国的好感所剩无几了。

去年以来,美高官频繁来访。除了这次商务部长来得到较高规格接待和不太差的舆论氛围以外,双方都把不愉快写在脸上。国内不成熟的舆论把美官员来访解释为别有用心,把谈判看成敲诈,以为绕开这些人关系就会好。其实时过境迁,美国民间的情绪经远不如那样友好,反倒是一些务实的官员还保持着起码的清醒,希望减少无谓的对抗和损失。

有些人对美国政治规则有不太正确的认知,总以为民众和政治是对立的。尽管政治少不了纸牌屋,但毕竟是大众参与的活动,民众的态度对政策的影响很大。政党之争也是有底线的,别管两党多么不和,一涉及中国,立刻一致高票通过。疏不间亲,寄希望对方民间去反对制约他们的政策恐怕只是一厢情愿。

在双方好感无多时,寄希望于民间还不如和党政官员开诚布公地谈,正视对方的利益关切,承认价值理念的不同,更要读懂对方的背后的民心所向。

近现代政治规则和古代政治规则一个显著的区别就是民众的广泛参与。民众是根据观感做选择的。在网络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观感就是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