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美学的代价——苏联解体30年

大连中山广场,俄国人借鉴巴黎城市规划所设计的城市格局,百余年后再看依然是大手笔。

大连和哈尔滨像两颗闪亮的明珠,一南一北,装饰了广袤的东北大地。让想用傻大黑粗来形容这里人不得不重新考虑措辞。哈尔滨号称东方巴黎,中央大街的韵味国内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城市才有。源于欧洲文化的啤酒和红肠至今仍然是中国同类食品的最佳品质之一。大连,贯穿城市中心的中山路将多个城市广场串联起来,像一个美丽的珍珠项链。这些广场都有放射型街道,通向城市其他方向,广场周边是各种欧式建筑。站在中山广场的高点俯视大连,站在巴黎凯旋门上俯视巴黎,会发现两座城市格局如此相似。这一切很容易让人把这两座城市与巴黎联系起来,但实际上这一切都来自看似无关的国家俄国。19世纪末,俄国在中国东北获得了修铁路和港口的权利,选择了松花江边的小渔村哈尔滨和渤海之滨的青泥洼白手起家兴建城市。彼时俄国人的审美深受西欧影响,特别是法国文化的影响,把他们对城市的理解带到了中国东方。

西罗马帝国对东欧的影响止步于德国的条顿森林,它们管这里的蛮族叫日耳曼,管更远的东方的蛮族叫罗斯人。东罗马的帝国影响也没有超越黑海北岸太多。9世纪,中国的唐朝,黑海北方今天乌克兰境内出现了一个叫基辅罗斯的小国,算是俄罗斯民族和文化的开始。没过几百年,蒙古大军来了,用凶残的手段征服了这片土地,把这里变成金帐汗国。说他们凶残,不是外族人的偏见,就连当代蒙古人自己在回顾成吉思汗西征历史时都称之为“屠夫”。在蒙古铁骑之下,基辅罗斯亡国了。大约一百多年后,在基辅北边今天莫斯科地方的部落联盟最终战胜了蒙古人,赢得了自治,成立了莫斯科公国。这是今天俄罗斯的历史起点。俄罗斯公国受南方东罗马帝国的影响,迅速接受了东欧语言文化和东正教信仰。从蒙昧的部落文化直接进入封建社会,是俄罗斯历史的第一次跳跃。

条顿堡森林一战终止了罗马帝国东进的步伐

反抗暴力征服的国家自身也有鲜明的暴力色彩,更何况这个国家还处于部落时代。莫斯科公国最有作为的君主是伊凡四世,在他手里莫斯科公国壮大为俄罗斯。他自认为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把头衔从大公变更为皇帝代同义词凯撒,也就是沙皇。俄罗斯从偏安东欧的小国,版图迅速扩展到西伯利亚地区,充满了暴力和血腥政府的故事,连蒙古也不遑多让。伊凡四世据说有精神病,连自己的亲儿子都杀,导致后继无人。死后俄罗斯洪水滔天,国家再一次陷入混乱。换乱持续了一百多年,进入1600年代后半叶,伊凡四世的远亲继任了沙皇。这个时期的俄国朝代名字无需记忆,但要记住一个人的名字: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上任时还不叫大帝,只能叫彼得沙皇。当时的俄国一塌糊涂,经济上还是非常落后的农奴经济。他认为富国强兵的道路只有靠建立强大的海军。彼得微服私访到荷兰学习造船和军事,游历西欧,对西欧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都有了了解。这次因公出国考查的成效十分显著,回国后就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改革,改变了俄罗斯的命运。没过多久,彼得沙皇向东把领土扩张到了外兴安岭,向西征服了北欧强国瑞典,占领了波罗的海东岸,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出海口,兴建了军事要塞彼得堡,彼得沙皇升级为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生活的时代,东西方出了三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中国的康熙、法国的路易十四、俄罗斯的彼得大帝。太阳王路易十四治下的法国达到了历史的极盛,雄霸欧洲。法兰西文化非常强势,法语甚至成为欧洲大陆通行语言,上层人士都以会说法语为荣。路易十四不仅是马上皇帝,文化品味也不错,对园林、收藏、服饰、香水、高跟鞋的普及都有莫大的影响。高卢雄鸡至今有着高度的文化自信,追根溯源就在太阳王。太阳王把卢浮宫改造成博物馆,自己请人设计建造了凡尔赛宫。彼时正是欧洲文艺复兴的高峰,绘画和建筑是文艺复兴最耀眼的领域,设计出来的凡尔赛宫是当时园林艺术的集大成者,美轮美奂极尽奢华,对后世影响深远,包括后来的圆明园西洋楼、大水法。

彼得大帝对法国文化仰慕已久,1717年称大帝后亲自到巴黎考查了一番,随后请来法国设计师按照凡尔赛宫的格局设计了圣彼得堡的夏宫。彼得堡夏宫花园直通涅瓦河,与巴黎凡尔赛宫门前的水池如出一辙。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整个俄罗斯掀起了法国文化热,从彼得一世到拿破仑入侵俄国之间的100多年时间里,法国文化主导俄罗斯上层社会的思维和审美,很多人法语说得比俄语还好。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是反应了那个时代的生活,里面就有大量用法语写的内容,不用担心读者看不懂,就像今天一些国外大片直接上英语中文一样,因为有足够的受众。在文艺复兴、西欧文化、本国变革多重力量的影响,俄罗斯文化在19世纪再次发生了跳跃,托尔斯泰的文学、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以风景画为代表的绘画都达到了第一流的水准,用今天的话说,达到了艺术的天花板。这是俄罗斯历史的第二次跳跃。

两次跳跃使得俄罗斯从名不见经传的龙套变成文艺舞台高光点,但经济依然落后,支撑这个国家的依然是小农经济。奢靡的贵族生活和艰辛的小民生活,最优秀的艺术形式和最落后的农业生产,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俄罗斯的文艺作品往往有着令人震撼的表达效果,文学作品的批判力量直指人心,绘画艺术有着苍凉旷远的美感,音乐有着动人心魄的哀伤,这正是社会现实给予文艺作品的力量。在欣赏俄国文艺作品时,这是不能忽视的历史背景。

彼得一世留下的政治遗产让俄罗斯跃升为西方列强,在接下来的一个多世纪时间里,俄国在东西南北各个方向扩张,手段狡猾暴力,从北欧的芬兰到北美阿拉斯加,从波兰到高加索山,从北冰洋到太平洋,远超罗马帝国。在19世纪后半叶在中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在中国东北获得诸多特权,以至于有了本文开篇提到的两个城市。

尽管位列西方列强,但俄罗斯的经济基础与西欧国家不可同日而语,靠掠夺资源维系增长,在政治上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封建帝制国家。晚清的中国已经被视为十分愚昧落后了,但辛亥革命成功时,他们依然是沙皇俄国,可以想见当时的俄国是什么样子。1917年的十月革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是第三次跳跃。

十月革命后,俄罗斯成为苏联,本国加上附属国控制了1/3个世界,看起来强大无比,但其实面临着两大隐患。一是经济基础十分脆弱,俄罗斯数百年来学习西欧,主要学习文化和军事,工业方面的进步乏善可陈,农业经济依然是落后的农奴制。苏联成立后国家管控经济结果导致经济面临崩溃,后来列宁实施了新经济政策,所谓国家资本主义,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救急救不了穷。二是一个多世纪时间里吞并来的领土,遭遇了持续的抵抗。特别是波罗的海、波兰、乌克兰、高加索地区形成了持续的抵制心理。对此苏联采取了暴力镇压,具体措施都是敏感词,写出来会导致全文被河蟹。众所周知,苏联亡于1991年圣诞节,殊不知,导火索却是1988年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运动。1990年时任苏联总统已经承认三国独立不可避免,随后立陶宛正式独立,其他加盟国纷纷跟进,苏联解体只是时间问题。电视剧《潜伏》里有句话:国人恨汉奸胜过恨日本人。立陶宛对苏联的态度就是如此,对communism的态度也是如此。国人最近关注立陶宛这个国家,主要是因为它和对岸的关系,以为是经济,其实原因很复杂。

 

曾经隔绝东西方的柏林墙最终被推到

真正让苏联解体的原因还是经济失败。本文从源头梳理俄罗斯历史,不难看出俄罗斯这个国家的致命伤,支撑国家发展繁荣的三大基石——政治、经济、社会严重失衡。经济基础异常薄弱,几乎没有市场经济的历练,社会始终处于高压状态,缺乏起码的活力和自由,唯一强大的就是政治,数百年来崇尚自上而下的暴力美学。很多人拿冷战时期苏联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这个数据来证明这个国家的成功。数字固然重要,但事实更加有说服力。生产1万个底盘和4万个轮胎,生产1个底盘4000万个轮胎,在经济总量上是可以相等的,但在经济意义上完全不同。前者意味着1万辆汽车,后者意味着1辆汽车和大量无用的轮胎。这就是经济失衡的影响。苏联时期重工业畸形发展,导致经济指标很漂亮,但经济实际相当糟糕。日本经历明治维新后到二战前经济军事实力已经是西方列强之一,二战后经济几乎被完全摧毁,但战争结束后5年即稳定增长,10年就超过了战前水平。原因就是经济虽然被摧毁了,但市场经济的观念、制度都在。但苏联的经济在建国前就不是真正意义的市场经济,建国后更不是。政府可以模拟市场进行投资、研发,但无法模拟真正的市场需求,无法模拟出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让。

1944年的苏联,依靠计划经济和坚定的意志,挺过了纳粹德国的疯狂进攻,距离战胜德国只剩下一步之遥,国力空前强大,西方其它列强都倒了,东方没有根本没有列强,唯一能与之抗衡的只有美国。作为社会主义老大哥,它的成就让人艳羡。这时候伦敦政经的一位学者哈耶克出版了一本书《通往奴役之路》,认为苏联计划经济难以逃脱经济计划导致短缺,短缺导致管控,管控导致奴役的宿命,尽管当下十分强大,但国家必然崩溃。1944年,这篇文章不仅社会主义阵营的人不信,连西方世界大部分人都不信。作者投给英国某出版社的第一份稿件被退稿就是明证。结果1991年苏联轰然倒塌时,人们重读这篇文章,不得不钦佩作者的远见。

短缺一直困扰着苏联经济,哈耶克的预言像幽灵一样在俄罗斯大地游荡。其实苏联领导人对自身经济存在的问题非常清楚。从1955年一直持续到1990年,改革的尝试从来没有停止过,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几人领导人都亲自抓改革,他们的改革比中国改革开放的基础好得多,历史也悠久得多。然而还是失败了,中国却成功了,问题出在哪里?原因很多,但绝非运气。

苏联改革始终在计划经济框架下改革。纵观苏联几十年经济史,始终把计划经济作为本位,即便计划经济出了问题,很少反思计划经济本身,而是归因于其他因素。一种计划经济制度出了问题,就设计出更加复杂的经济计划去改正问题,这基本上是扬汤止沸。计划经济之所以有问题,并不是计划本身好不好,而是因为人的认识能力相对于庞大的经济事实,实在太过渺小。前苏联曾经培育最优秀的计量经济学家、用最先进的计算机算法做经济计划,预测经济周期,以至于他们培养出了大量的经济学家,很多人还得了诺奖,包括康德拉季耶夫、库兹涅茨、辛钦等这些在经济周期、计量经济学、线性规划领域中大神级的人物,但都无济于事。

中国市场经济萌芽,远端在明朝后期的江南,近端在晚清民国以来的洋务运动。尽管依然弱小,但市场经济的环境和思维是有的,起码是有过的。改革开放后前十多年的探索中也尝试了市场经济的做法,特别是特区的设立是非常直接的经济试验。1992年的南巡讲话以及2001年的入世,是两次让中国真正对准市场经济的改革,奠定了今天中国经济的基础。做出这种突破性的决定需要巨大的勇气和魄力。前苏联后面几位领导人搞政治斗争出身,只会在螺丝壳里做道场,远见和魄力都不足。他们都在拖延,眼看着一辆战车冲向深渊,大声呼喊却没有人敢碰方向盘。1990年代初中俄都进行了经济改革,当时叫经济转型、转轨。当时有人说,中国采用了渐进模式,前期看好,后期不如俄国;俄罗斯采用激进模式,一开始受冲击,但长期好于中国。这个说法当时颇有市场,但今天看来不能令人信服。从理论上说,激进式改革比较彻底,旧制度清理得比较干净,轻装上阵,效率会更高。但实际上,经济制度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试错过程,要靠不断的尝试、修正才能形成经验。这个过程可能会缩短,但绝无法逾越。俄罗斯忽视自身及其薄弱的市场经济基础,想100天实现历史上第四次跳跃,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苏联解体至今30年整,经历了叶利钦的10年和普京的20年。所谓俄罗斯改革模式长期优于中国,恐怕越来越难令人信服。今天俄罗斯经济依然靠出口石油和初级产品,制造业一塌糊涂。除了在21世纪前10年靠大豆石油价格实现了一些经济增长以外,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一方面是全球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之一,一方面是全球食品最大进口国之一,一出一进,暴露了该国食品工业的落后。和国计民生直接先关的食品工业尚且如此,遑论其它产业。历史上靠暴力攫取的领土,包括波罗的海、乌克兰、高加索等地区,抵触情绪正在蚕食经济发展的大环境,能撑多久很难说。顺便说一句,克里米亚半岛历史上真心是俄国的,苏联成立后送给了乌克兰当见面礼,没想到后来又分了,就像结婚钻戒到底归谁一样麻烦。双方直接动粗,两家搞成这样,经济都快被拖垮了,这算暴力美学的另一种学费。

苏联解体30年也许可以让后人明白这样一个道理:

科学只可以证伪,却永远无法证实。也许人类永远都不知道哪一条发展经济的道路是对的,但计划经济这条路无疑是错的。作为国人,要感谢前辈选择了渐进的、开放的、市场化的、具有历史责任感的改革路线,才有了我们今天藐视曾经的老大哥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