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A学习时学校在市内,一位老师家在Palm Desert, 距离学校大约200公里,,开车要两个小时以上。熟悉以后就问她为什么不在市内买套房子,她说为什么要在市内买房子, 我住的地方很好。我说,那么远,每天路上要四个多小时,时间都浪费了。她说我很喜欢每天路上开车的时间,没人打扰,可以思考很多问题。

在这以前我一向认为开车时间基本是垃圾时间。随着年龄增长,自身的角色越来越多,在需要很多人的同时也被很多人需要。现代通信技术以全方位饱和轰炸的方式侵蚀着每天有限的时间。时间逐渐碎片化,人的思维也逐渐碎片化,越来越趋向浅白直观。慢慢地发现自己实际上非常需要很多不受干扰的大块的时间。

虽然接受了一些学术训练,但生来不是学者那块料。智商非常稳定的停留在凡人水平,所有科研的过程都来自于沉浸式 思考和尝试,那些灵光一闪,文不加点,文思泉涌,一口作气,说的都不是我。我写论文的过程基本是自虐的过程,要靠长时间的沉浸。论文最终写作完成,也不是日积月累,而是长时间思考后集中时间快速完成主体。我选择的题目来自于相关领域长期的关注,主要是专业期刊和报告。只不过熟能生巧,再看其他人的文章就洞若观火。至少在我熟悉的领域,学有所思,有所领悟,主要得益于长期的关注和不断的实践。

新浪微博某知名博主说过:“你我辛辛苦苦看史书,人家茶余饭后看公众号看知乎看度娘,还有什么鸡毛好聊的?” 虽是调侃,却入木三分。真实的见识来自长期的沉浸和枯燥的探索,快餐式的阅读最多补充一些尝试,谈不上知识。文艺界有句话叫不疯魔不成活,要想达到一定的造诣,沉浸必不可少。读书也差不多这样。摆在面前百十本书,都通读一遍不如把几本书读到几乎能背下来。我一向认为,读中国历史,读通史千遍不如把某个朝代的基本问题研究透一点。这样读书是枯燥的,但得到的回报也不可替代。马未都是文物鉴别行家,有人问他:你瞄了一眼就判断文物真假,是不是太不负责任了?马老师回答:你去接孩子放学,是瞄一眼就知道哪个是你孩子,还是需要拉过来反复端详?一切因为熟悉,熟悉到细节。熟悉到细节就是见识。

了解职场上的一个人,可以看他们的办公室。从条理看思维,从整洁看态度,从摆设看志向。一个人思维的深度和他的专注程度分不开,一个人最终的成就也主要取决于他的专注,而专注来自于思维、态度、志向。即便不在办公室,和陌生人打交道也不难从服饰、言谈、交往的一些细节中判断一个人。孔子说,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没有看不懂的人性。察其所安,就是看一个人对什么乐此不疲。一个人满足于消遣和自我,就不要指望他的进取和担当。工作中除了接待任务以外,可选则的饭局一般不参加。非我不懂应酬交际的重要性,而是我知道乐于口腹之欲的圈子除了学坏不会有更多价值。真正可以交流的人,一杯咖啡可以聊两个小时。

历史上很多人物都有手不释卷的习惯,孙权、曹操、刘秀,他们不仅手不释卷,而且偏爱某些书。刘秀打仗手不释卷,读的最多是尚书,曹操也是终其一生都在读书,一生都在文学创作。孙权读书很多,以史书为主,他劝吕蒙读书,多读“三史”,吕蒙说忙于军务没时间。孙权说,你再忙还比我忙吗?(卿言多务,孰若孤?) 。这些人读书的过程不仅在于获取知识,而在于读书过程中的思考,那些没有答案的问题,那些无法名状的苦恼,只有长期沉浸于思考之中才能找到答案。

我没有午睡的习惯,但中午时间对我至关重要,有时候甚至是一天里仅有的不被打扰的让我可以沉浸在一些想法和问题之中。所以中午经常不接电话,也不回消息,如果连续几个中午时间被打断,会觉得若有所失。

人都是一样的,都有对生活的美好向往,眼神里都曾闪烁着希望的光。但最终到达自由彼岸的少之又少,因为他们不够沉浸,没有穷极一生地专注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