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在新格局下的竞合
白皮书提出的应对战略也鲜明地体现了这种“双重性”。这种政策设计,清晰地勾勒出日本在维持经济融合与追求战略安全之间的艰难平衡
从 1975年到2025年,我们见证了全球化的全过程,可以大致划分为两个25年的阶段:前一个阶段(1975-2000)是全球化逐步兴起和发展的时期;后一个阶段(2001-2025)则是全球化遭遇挑战,逆全球化趋势显现的时期。
大都市化不仅是显著的全球现象,更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导趋势。应对“大城市病”的根本出路,在于顺应城市发展规律,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精细化的城市治理、高效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
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大豆市场格局发生了结构性转变,从基本自给转向高度依赖进口,并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买家。这一转变过程伴随着显著的市场风险,也为行业提供了深刻的经验教训。
大型海运公司运营专用码头/泊位,是现代港口高效运作的一种常见商业安排,旨在提升服务效能,这在国内外都是普遍现象,与主权和安全问题无关。 这种商业合作绝不代表对港口主权或核心管理权的转移。港口的最终管理权和监管权始终由代表国家利益的公共机构掌握。准确理解这一点,有助于更清晰地认识全球港口与航运业的运作现实。
如果说民主党(驴党)是“福利党”的代名词,那么共和党(象党)则当仁不让地被贴上“减税党”的标签。要理解川普的经济政策,除了贸易保护主义的视角,还需深入共和党根深蒂固的“减税”理念……
自由贸易的本质在于互利共赢。通过交换各自擅长生产的商品,参与贸易的各方都能各取所需,从中获益。然而,对贸易的限制和排斥,也如沉疴旧疾,深深植根于历史的土壤之中……